三星堆:沉睡数千年的古蜀 “青铜神国”
在四川广汉的鸭子河畔,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蜀文明的神秘大门。自 20 世纪 30 年代首次发现以来,这里出土的青铜神树、纵目面具、金杖等文物,以其诡异的造型和高超的工艺,颠覆了人们对先秦时期巴蜀地区文明的认知。其中,高达 3...
在四川广汉的鸭子河畔,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蜀文明的神秘大门。自 20 世纪 30 年代首次发现以来,这里出土的青铜神树、纵目面具、金杖等文物,以其诡异的造型和高超的工艺,颠覆了人们对先秦时期巴蜀地区文明的认知。其中,高达 3.96 米的青铜神树,枝干交错,栖息着太阳鸟,底部缠绕着龙蛇,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古蜀人 “天人合一” 宇宙观的具象化体现;而纵目面具眼球外凸、耳廓巨大,仿佛拥有超凡的视觉与听觉,有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古蜀先祖 “蚕丛” 的象征,或是用于祭祀的 “神面”。三星堆遗址距今约 3000-5000 年,其出土的文物风格与中原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差异显著,却又在青铜铸造技术、玉石器加工工艺上展现出与中原文明的交流痕迹。这些发现证明,在商周时期,中国西南地区存在着一个独立发展、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,它与中原文明交相辉映,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,也为解开 “巴蜀图语”“古蜀王国兴衰” 等历史谜题提供了关键线索。